說到理財,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需要很多錢才能開始理財。理財屬於富人,與自己無關。過去,我也覺得沒有理財的概念。每個月,我基本上都是一個月光族,我有多少錢,花了多少錢。
直到後來的金融課程,我們發現了財務管理的重要性。只有學會照顧自己的錢,讓錢增長,才能讓自己越來越富。正如俗話所說,如果你不理財,錢就會忽視你。
那麼,我們如何管理我們的錢和賺錢呢?
1、強制儲蓄從存錢開始
大多數人把每月的總開支减去每月的總收入,剩下的就存起來。但如果這樣省錢,到頭來你會發現自己一分錢都省不下來,因為看到這個就想買,看到那個就想買,所以錢是不知不覺花掉的。
好吧,正確的省錢方法是從總收入中减去省下的錢,剩下的就是花掉的錢。如果你沒有多餘的錢,你就不會什麼都想買。
2、瞭解市場上的金融產品
我在投資理財上總是遵循一個原則,不懂就不投資。
如今,市場上的理財產品越來越多,如銀行理財、P2P、基金、股票、外匯、黃金等,在選擇理財產品之前,首先要瞭解每種產品的收益和風險水准。
收入:
如貨幣資金收入約為2.3%~3%,銀行活期收入約為2.2%~3.4%,經常性收入約為2.6%~4.4%,P2P收入約為6%~12%。
風險等級:
第一類保守投資:銀行需求、貨幣基金
第二類穩健投資:銀行定期和年金保險
第三類激進投資:P2P、股票、黃金、外匯
創業投資收益相對較高,但 網上貸款 風險也較大。如果你做不好,你可能連校長都沒有。你投資時要小心。
3、瞭解家庭資產配寘原則
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·托賓說:雞蛋不應該放在同一個籃子裏。
這句話的意思是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。我們也應該把這作為資產配寘的一個規則。
標準普爾資產配寘圖是公認的最合理、最穩定的家庭資產配寘管道,它按照四、三、二、一的原則配寘家庭資產。